中国开创性补贴加快新能源汽车市场进程
2012年开始,中国的新能源汽车行业在时任国务院副总理马凯的主管下开始了市场化快速推进的阶段。“在2014年到2016年间,国务院多次开展调研和专题会,就新能源汽车市场推广中的问题进行研究,工信部、财政部、科技部和发改委联合公安部、城乡建设部等国家部委,逐步建立了支持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政策体系。”董扬介绍,在这个过程中,新能源汽车市场化推广中的各种问题得到逐步解决。比如新能源汽车专属牌照问题。公安部开始时并不同意发放新能源汽车的专属牌照,认为这件事“太大”,后来慢慢接受并在全国范围内开始实施新能源汽车专属牌照;后增设传统汽车燃油税,将此收入给予新能源汽车作为补贴,“取之于汽车,用之于新能源汽车”,这种做法在税收法理上也更行得通;这期间还成立了中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促进联盟,促进充电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安全运营,为新能源汽车市场应用创造便利的使用环境。“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全程参加了上述系列工作,是我的荣幸,也是我的责任。”董扬如是说。
董扬强调,一项新技术,要想市场化推广,政策支持非常重要,补贴可以帮助新能源汽车消除与传统燃油车的成本差距,加快其市场化进程。当时,国际汽车行业,采用直接补贴的方式的国家非常少,欧美日等国家和地区多采用优惠的税收政策等措施鼓励新能源汽车的市场应用。现在看起来,中国独创的补贴政策对新能源汽车的市场应用起到了非常好的促进作用,甚至今天,其他国家都纷纷效仿学习。“从某种程度上,补贴不是纯粹的市场行为,中国的补贴政策当时在西方一些国家眼中并不尽合理。但从今天的效果看,这是一项非常正确的决策。我们充分发挥了中国的制度优势,为全世界新能源汽车发展开拓了一条市场化发展道路。”董扬认为,正是在中国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的推动下,全球新能源汽车的市场化发展提前了5到10年。“今天,我们看,很多跨国车企在新能源汽车的市场化发展方面稍显不足,事实上,他们并不是没有准备,而是没想到新能源汽车市场会提前十年到来。按照他们的规划,新能源汽车的市场推广没有这么快。没想到在中国的推动下,新能源汽车的市场提前到来了,也因此显得他们的准备不足。”董扬如是说。
董扬判断,双积分管理将是补贴政策退出后,新能源汽车未来发展的关键管理办法,从目前的发展看,未来一段时间内,全球其他国家也将使用类似中国双积分管理的措施以推动新能源汽车的市场化发展。
中国在汽车增量赛道中取得优秀成绩
“过去十年,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充分说明,我国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化发展战略非常正确。我们在新能源汽车发展过程中创新的步伐非常大,一点都不保守。充分发挥中国的制度优势,在政府强有力的推动下,各部门密切配合,补贴、税费优惠政策的实施,加快了新能源汽车的市场化推进速度。”董扬强调,在市场化发展过程中,新能源汽车的核心技术得到快速发展。“2011年,我们的动力电池技术距离世界领先的松下、三星、SK、LG化学等企业还有很大差距,但今天,我们的电池技术已经达到了世界一流水平。在市场化过程中,我们技术迭代的速度非常快,通过对电池材料的体系创新做到技术的快速发展,国际上5年一迭代,我们只要两年。”董扬表示,在新能源汽车技术快速进步,赶上世界一流水平的同时,我们在传统燃油车领域的技术差距也在缩小。“就像滚雪球,在政府的推动下,我们推动雪球转起来了;随着各方力量的加入,这个雪球越滚越大。”董扬认为,新能源汽车是汽车的增量赛道,汽车的竞技场由原材料的“五项全能”扩展到了“七项全能”,而中国在新增的几个项目中,如电池、电子信息等,通过大规模市场应用取得了优势。而且,在不断市场化前进的过程中,在其他几个项目中,如发动机、变速器等,缩小了与领先者的差距。
在市场化推进过程中,中国在新能源汽车的关键技术上做了很多开创新工作,从而推动中国技术进步的加快。以新能源汽车安全性提升为例。世界上通行的做法是着重提升电池的安全性能,中国在提升电池安全性能的基础上,还加强了充电等使用环节的安全性,用产业链上下游的协同推进提升新能源汽车的产品安全和使用安全。“在充电过程中对车辆的安全性进行检测,从而提升新能源汽车的使用安全,这是中国的开创性举措。”董扬介绍,一般来说,充满电的临界点,是电动汽车安全事故高发的位置,世界其他国家通常是车辆充满电就结束了数据监控,而中国采用即使充满电也持续监控数据的方式,持续监测车辆的安全,以提升新能源汽车的使用安全。
电动汽车的发展过程中专用底盘技术的出现,使得电动汽车的续驶里程有了很大提升。在专用底盘出现前,油改电的时代,电动汽车的续驶里程通常只有200-300公里,但电动汽车专用底盘的出现,使得电动汽车的续驶里程迈入400-600公里,甚至更高。同时,在市场化推进的过程中,电动汽车的安全性、成本等问题也得以解决,这其中,中国在很多方面做出开创性行动,并取得了优秀的成绩。借助新能源汽车的大规模市场推广,电池的能量密度快速提升的同时,成本也得到快速下降,由2014年的3-4元/kWh下降到去年初的0.4-0.6元/kWh,基本达到100美元/kWh的大规模市场应用的水平。“在创造了世界第一的应用规模的同时,我们正在不断为世界新能源汽车的产业应用和社会管理等方面提供创新性经验。”董扬表示,以换电为例,中国不是最早探索换电模式的国家,但正是得益于中国的大规模市场应用,换电模式在中国得益走通,在出租车、网约车、重卡等领域,开创了换电模式的大规模商业应用。
绿色制造将是全球新能源汽车未来发展的共同考验
值得关注的是,在新能源汽车快速市场化应用的过程中,不仅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核心技术得到快速提升,中国的智能网联汽车相关技术也得到快速推广应用。“在电动汽车大规模应用之前,汽车就是一个信息孤岛,车辆与外界(基础设施)不发生联系。电动汽车的使用加强了车辆与外界的联系,形成一个万物互联的媒介,从而加快了智能网联汽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进而形成车辆与能源系统的联系。未来,V2G技术的发展,车辆还会参与到能源体系的平衡发展中去,发挥更大的作用。”董扬表示,经过过去十年快速市场化应用的发展,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已经达到世界一流水平,未来,绿色制造水平的提升对全世界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考验,而中国正在以积极的姿态参与这种考验。
“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已经跨过补贴这一关,而欧美日等国家和地区还处于跨越这一关的过程中。接下来,中国将和世界汽车工业一起面对绿色制造的考验。”董扬表示,新能源汽车在使用过程中,具有非常好的节能减排效果。即使在中国70%火力发电的能源结构中,电动汽车也可以做到30%的减碳效果。但新能源汽车在制造过程中,却面临较高碳排放的考验,尤其是在动力电池的生产过程中,碳排放较高。降低新能源汽车生产制造过程中的碳排放是人类面临的下一个挑战。
欧盟正在制定的碳排放法案,将对新能源汽车制造过程碳排放的降低提出严格要求,中国的制造优势可能会被削弱,但董扬对此并不担心。“我们可以积极参与到欧盟碳排放法案的研究制定过程中,加强政府间的合作,共同研究新能源汽车的绿色制造。而且,我们正在推进的更大规模电池制造方式,也将帮助我们降低电池生产过程中的碳排放。”董扬介绍,过去,主流的电池生产制造是以3GWh为单位,而中国当前正在推进以10GWh为单位的更大规模的生产制造,可以大幅降低电池生产过程中的碳排放。同时,中国正在加快电池的回收利用管理,提升电池的可拆解和回收利用率。用全生命周期的绿色管理,降低电池全生命周期的碳排放。(王金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