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的实力,其实是多方面综合能力的集合。
“今年前三季度实现净利润60.97亿元至65.66亿元,同比增长30%至40%。”截至9月18日,在A股上市公司已发布三季报预告企业中,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立讯精密的净利润居第一位。而就在近日,立讯精密更是历经近两年的努力,凭实力赢得了一场由同行安费诺公司发起的连接器技术“专利侵权”之诉。
终裁判决“不侵权”
立讯精密是国内汽车连接器、线束、汽车电子供应商之一,成立于2004年,至今在国内十多个省市及海外设有研发及生产基地,今年6月6日投产的立讯精密(湖北)汽车电子产业园,创造了125天建成投产的“新时速”。而诉讼的另一方——总部位于美国康涅狄格州的汽车连接器公司安费诺,是行业知名企业之一,已经有90年历史,在全球多地有数十家工厂,全球员工总数达3万人。
立讯精密发布的公告称,公司近日收到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英文简称“ITC”)关于由安费诺公司发起的专利侵权“337调查”的最终裁决结果。裁决称,该案已终止调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认定,立讯精密涉及的3件专利中,其中2件专利不构成侵权,另一件专利仅涉及少数上一代直接出口美国的产品落入安费诺所主张的部分专利权保护范围,但该上一代产品先前已经不再出口美国,当前产品均已由现行版本取代。“公司提出的新设计方案专利均已由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认定未对安费诺的3件专利构成任何权利侵犯。”立讯精密在公告中表示,至此,公司涉及此次相关事项已全部终结且未对公司生产、经营造成实质性影响。
“公司及下属子公司目前有效专利有2000余件,公司所有产品在新技术实施前,均开展了多重专利排查,以切实防范侵权风险。”立讯精密相关负责人对此解释,公司在中国、美国、欧洲等地均已进行了专利布局,就是为了更好地护航公司零部件产品“出海”。
如何应诉很关键
两年前,正是安费诺向立讯精密发起了这场诉讼。
2020年12月18日,安费诺以专利侵权为由,向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请求发起对立讯精密及其部分子公司出口美国产品的“337调查”。
当时,立讯精密对此发布公告称,公司与安费诺在高速连接器领域的专利布局上各占优势,对彼此专利各有所主张,公司已成立专门工作组,并聘请美国律师积极应对安费诺发起的“专利侵权”调查。
此外,立讯精密透露,已在美国专利商标局和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分别提出了针对安费诺相关专利的无效宣告请求。其中,安费诺涉及的1件专利已经由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宣告该专利权利全部无效,其他涉及相关专利目前仍在按照法定程序审查阶段。
“所谓‘337调查’,是根据《美国1930年关税法》第337节规定所进行的行政调查,主要针对的是进口贸易中的知识产权侵权及不正当竞争行为,主管部门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实际承担的是行政法院的角色,我国国内只有司法法院,没有类似的对应机构。”北京盈科律师事务所律师任传智向《中国汽车报》记者表示,一旦我国企业遭遇“337调查”,一方面要按照指定时间要求进行应诉,因为如果不应诉就意味着败诉,由此涉及的产品后续将不被允许进入美国市场;另一方面要迅速查清企业自身的知识产权情况究竟如何,在证据充分的情况下还要像立讯精密一样,到美国专利商标局等相关主管机构、法院去进行反诉。此外,可以学习立讯精密的做法,找熟悉美国法律的美国律师来应诉,胜算会更大。
“‘337调查’并不神秘,也不是‘最后的审判’,在美企业每年都会发起多起‘337调查’,像2021年的51起‘337调查’中,中国企业只占13起,欧洲、日本等地的企业也时常成为被告。”湖南法源律师事务所律师任羽伦告诉《中国汽车报》记者,一般情况下,“337调查”的发起者都是美国或在美的企业,针对的也是向美国有出口产品的企业,从近20年特别是近年来的情况看,中国企业在“337调查”中所占比例有逐渐下降的趋势,这表明中国企业更加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和海外布局,即使有企业想“找茬”,难度也在增加。同时,国内企业只要有知识产权实力,即使不能赢得“337调查”,也可以在美国法院继续发起法律诉讼,争取改写对自身不利的结果。近年来,随着更多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及其产品进入美国市场,发生知识产权纠纷的机会也在增多,这值得国内企业引起重视。
企业出海的“防火墙”
如同此前的欧日韩汽车及零部件企业出口美国遭遇知识产权纠纷一样,近年来,国内汽车零部件企业对此的重视程度也在逐渐提升。
“公司90%的业务都在海外市场,人才也已经全球化,海外投资上仍考虑一些风险因素。”立讯精密公司董事长、总经理王来春认为,包括知识产权风险等都是外向型企业必须要考虑的问题。
数据表明,仅今年7月,我国汽车零部件出口总额就达到89.4亿美元(约合人民币624亿元),环比增长8.8%,同比增长29.5%,整个汽车零部件出口占汽车商品出口总额的61.4%。“我国汽车零部件已经是国际汽车零部件市场的深度参与者。”招商证券分析师杨永年向《中国汽车报》记者表示,经过数十年的发展,我国汽车零部件产业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产业链基础和成本管控体系,可实现产业链上下游的最佳协同发展,产品质量也在不断提升,成本更具市场竞争优势,而知识产权保护和布局意识,将是汽车零部件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取胜的重要依托之一。
其实,立讯精密在国内汽车零部件企业中,也是技术创新及知识产权的强者之一。近3年来,其累计研发投入167.63 亿元,2021全年研发费用为66.42亿元。至今,立讯精密已经布局了汽车连接系统、线束、新能源、智能网联、智能座舱以及智能制造等产品。此外,还通过垂直整合,成为集完整的低压、高压整车线束、特种线束以及充电枪等设计、验证、制造于一体的综合供应商,且主要技术均为自主创新,拥有知识产权。
“近年来,立讯精密等国内越来越多的汽车及零部件企业在海外能够赢得知识产权纠纷,再次表明,面对汽车业国际化、整车及零部件产品出口日益增加的局面,企业必须筑起知识产权的‘防火墙’,才能在出海中一帆风顺。”杨永年认为。(记者 赵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