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悬架国产化拉开序幕 主动悬架系统是发展趋势

  • 发表于: 2022-06-17 10:29:36 来源:中国汽车报网

在国内汽车消费升级的大趋势下,用户对于车辆操控性和舒适性要求相应提高。作为汽车传统三大件之一的底盘,自然成为一个关注焦点。悬架系统是底盘的重要组成部分,也由此迎来“命运”的转机。如今,车企之间产品性能和配置的竞争,从传统的核心动力系统逐渐渗透到悬架系统。在乘用车领域,电控悬架、空气悬架等概念开始流行起来,一场悬架系统升级战就此展开。

渐成自主中高端车型标配

汽车悬架是连接车轮与车身的机构,对车身起支撑和减震作用,关系车辆的安全性、舒适性及操控性。发展至今,汽车悬架系统已形成多样化体系,不同类型的产品有各自的特点和偏重的功能。

目前,悬架主要分为被动悬架、半主动悬架和主动悬架。多位业内人士向《中国汽车报》记者表示,虽然不同企业对部分悬架系统的类型名称与界定存在些许分歧,但总体来看,当前乘用车以被动悬架为主,主要应用于经济型车辆;当前不少新车配装的电控悬架、空气悬架等,属于半主动悬架范畴(即本文中出现的“智能悬架”);未来,悬架系统由被动向主动发展是大势所趋。

事实上,为实现产品和品牌升级,不少自主品牌车企相继推出定位于中高端市场的车型,而配置智能悬架更是成为了它们宣传的亮点。

比如,上汽智己L7官宣采用CDC智能电控减震系统,WEY品牌推出配备电控悬架的新一代智能汽车摩卡,蔚来ET7全系标配空气悬架,比亚迪汉DM-p配装DiSus-C智能电控主动悬架,岚图Free搭载由孔辉科技自主研发的空气悬架,理想、小鹏汽车等品牌在研的未上市车型也均将配置空气悬架系统。

一项市场研究显示,从当前国内车企电控悬架车型的上市计划来看,2025年,我国电控悬架乘用车将达300万辆左右,市场规模或实现220亿元;2030年,智能电动汽车将进一步推高国内乘用车电控悬架车型的渗透率,这个数字有望增至20%~25%,市场规模将达250亿~350亿元。

国内智能悬架市场需求持续走高,整车和零部件企业也密集加快布局。近日,长城汽车宣布,其智能核心部件基地正式落户无锡,项目总投资31亿元,由旗下精工汽车运作,致力于成为集研发、生产于一体的智能主动悬架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预计项目建成后将实现110万套EAS空气悬架系统、260万套EDC电控悬架系统的产能,年产值预计可达100亿元。

此外,今年以来,智能电控悬架系统供应商孔辉科技宣布完成超亿元的Pre-A轮融资,拥有专利100余项、软件著作权十余项,目前年产能力15万套,已获得东风H97、H56等系列车型供货订单;同时,成为一汽红旗HS7、HS6、HS5系列车型的配套供应商。

主动悬架系统是发展趋势

“在不同路况场景下,车辆对悬架的软硬需求不一样,底盘需要及时响应,然而被动悬挂系统参数固定,传统车辆无法调节刚度和阻尼,因此市场对参数可调的电控悬架系统有了更多需求。”保隆科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相对于传统汽车悬架,电控悬架通过ECU控制悬架执行机构,调节车辆阻尼、刚度等Z方向(垂向)的参数,使悬架系统处于最佳的减震状态,进而保证车辆舒适性和操控稳定性,并改善通过性和经济性。

伴随着国内汽车消费升级,我国汽车及零部件企业竞争力不断提高,再叠加汽车“新四化”大潮,在多重因素作用下,悬架系统升级有了更充沛的动能,空气悬架、电控悬架等半主动悬架系统市场应运而生。“电控悬架的加入可以让汽车在垂向控制方面做到‘千人千面’,随速、随路和随驾驶员意图调节高度,你选择运动模式,她选择舒适模式,甚至将来通过软件算法的标定,为不同用户的不同需求提供个性化的调教服务。”保隆科技相关负责人介绍道,目前人们通常所见的电控悬架系统中,90%左右都是空气悬架与连续阻尼可调节减震器(CDC)相结合使用以提升舒适性,这是目前主流的控制方式。

“相较之下,空气悬架对于提升舒适性的作用明显,能动态调节车身高度、悬架刚度,在保证车身姿态不受载荷与行驶工况影响的同时,还能使车辆具备更好的操稳性、通过性、便捷性和经济性。今后,包括空气悬架在内的半主动悬架将率先普及。主动悬架较半主动悬架响应速度更快,可实时精准控制,整车驾乘感更强,但基于结构及控制策略复杂、成本高等原因,仅少数豪华车型配置,行业整体仍处于研发阶段。”精工汽车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一直以来,空气悬架主要出现在奔驰、奥迪、宝马、保时捷、沃尔沃、凯迪拉克等品牌的车型上,一度成为高端车和豪华车的标志之一。

“之前,空气悬架主要配装高端车型。近几年,消费者对汽车操控性、舒适性等性能的要求越来越高,而空气悬架恰好能满足用户的上述需求,其市场前景广阔,渗透率有望进一步提升。”精工汽车相关负责人向记者表示。

电动化、智能化带来变革

基于整车企业提升品牌力和产品力的需要,空气悬架成为不少自主品牌中高端车型配置竞赛的“筹码”,新车配置智能悬架的需求逐步显性化。对此,一汽研发总院相关负责人指出:“随着我国汽车市场消费水平不断升级,包括一汽在内越来越多的自主品牌不约而同地实施品牌向上的战略,加之不少造车新势力作为后入局者纷纷以新技术、新配置吸引用户。电控悬架可以为用户打造更好的差异化驾乘体验,有利于车企塑造特有的技术亮点和品牌基因。”

而从整体发展的角度来看,近年来,汽车行业正经历电动化、智能化的洗礼,底盘是汽车电动化、智能化转型的融合载体,悬架系统迎来一场技术创新与深刻变革。

“相对于传统燃油车,新能源汽车对驾乘舒适性的需求更为迫切。”在精工汽车相关负责人看来,智能电动汽车时代,底盘的核心功能虽然没有改变,但随着承载对象及方式的变化,对包括悬架系统在内的底盘功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新能源汽车对悬架系统的承载能力要求更高。一般而言,动力电池会使车重增加很多,相同外型尺寸和级别的新能源汽车质量较传统燃油车增加20%以上,这就使得轴荷和单个弹簧的载荷越来越大。若使用螺旋弹簧,则弹簧线径和刚度增大,可靠性和舒适性下降。传统的弹簧与减震器无法较好地满足新能源汽车的需求,而空气悬架在在车重增加的情况下仍能保持很好的舒适性,因此这类产品的优势逐渐显现。”保隆科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随着汽车的智能化发展,结合视觉、导航、车路协同等多种感知融合技术,提前识别路况信息主动进行悬架控制,整车驾乘感将进一步实现提”精工汽车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今后,深度智能化将成为行业聚焦的重要方向之一。

“汽车‘新四化’快速演进,自动驾驶技术迎来蓬勃发展,应用场景也越来越广泛,随之而来的是对悬架系统性能升级的需求。电控悬架由于采用电控制动和转向,反应速度较快,将有更多用武之地,尤其是面向未来的主动悬架,会成为自动驾驶时代打造驾乘舒适性体验的重要技术解决手段。随着整车底盘架构向集成式发展,高精度地图、车路云协同等多种感知的融合以及算法的优化,将驱动自动转向多个系统协同控制,实现敏捷转向等高级功能。”一汽研发总院相关负责人说。

智能悬架国产化拉开序幕

追溯智能悬架系统的发展历程,以大陆集团、威巴克为代表的一级零部件跨国公司以及奔驰、奥迪等国外车企,首先具备了覆盖ECU、空气弹簧、减震器等核心部件的供应能力。对于不少国内供应商而言,电控悬架开发费用高、周期长、配套难,在技术成熟度、产业链健全度及市场认可度等方面与外资竞争对手存在差距。可以说,国内多数车型配装的电控悬架产品基本由外资供应商提供,但无论配套还是后续维护的成本都不低。

不过,近年来,随着自主品牌中高端车型加快投放,车企对智能悬架系统开发和供货资源的需求日趋迫切,带动自主零部件企业的创新与发展,打破空气弹簧、空气供给单元等技术壁垒。目前,部分优秀的智能悬架自主供应商加速走到台前。

记者了解到,中鼎股份、孔辉科技、保隆科技等数家企业已实现智能悬架相关产品的量产落地。2012年,保隆科技开始布局空气弹簧领域,涉足商用车市场;2017年,研发乘用车空气弹簧,2018年组建团队研发ECU和空气悬架系统集成,2021年底自研的乘用车空气弹簧减震器支柱总成和独立空气弹簧在合肥园区工厂量产,具备年产10万辆车空气弹簧的能力,目前获得了5家新能源汽车头部车企和自主品牌企业的项目定点,已实现空气弹簧、储气罐、各类传感器、ECU等核心部件成功量产;孔辉科技具备空气悬架、电控等方面的能力,其研发的空气悬架系统从去年下半年开始量产,目前已为红旗、长城、东风等整车厂供应产品;中鼎股份在2017年收购德国AMK部分业务后,提升了汽车电子领域的技术水平,初步具备空气悬架总成的量产能力,目前已获得东风和蔚来汽车的订单。此外,精工汽车、淅减公司、拓普集团等供应商业发展迅猛,积极推进智能悬架的自主研发与量产工作。

“以往,不少自主品牌车企觉得用国外供应商的空气悬架更好。但从孔辉科技与东风岚图等车型的成功配套中看到,越来越多的车企改变了看法,而且国内产品的成本更低、性价比更高、服务也好得多。尤其是在当前全球新冠肺炎疫情起伏不定的背景下,采购国外产品不仅沟通联系不方便,技术服务也难以及时到位,国内的技术服务可以随叫随到。”中国工程院院士郭孔辉表示,有的车企即使最初对国产空气悬架有些顾虑,但通过实际尝试应用,以及各种路面的适应性验证,对产品性能有了更多认同,认识越来越理性。

自主供应商逐渐发展壮大的同时,配装智能悬架的车型价格也不断下探。据悉,空气悬架系统正逐步向30万~35万元价位车型渗透,今后随着自主品牌高端化战略叠加供应链国产替代加速带来的成本降低,配装空气悬架系统的车型价格有望下探至25万元,从而加速这类产品的进一步普及。

“以前,空气悬架系统主要应用于高端车型,目前配装车型的售价从60万元以上降至30万元左右。今后,随着空气悬架应用的逐步拓展,国内供应商将大力推进核心零部件系统的研发和生产,配套车型有望逐步降至售价25万元区域,从而进一步提升自主品牌汽车的竞争力。”精工汽车相关负责人表示,尤其是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下,全球汽车供应链受到冲击,供货及时性滞后,不少自主品牌车企将目光投向国内配套。

除了技术上加速追赶之外,自主供应商的崛起,得益于与整车企业协同发展的优势。“相比之下,本土供应商具备成本、周期和快速服务等方面的优势,能在保证产品可靠性的基础上,与整车协同开发,及时跟进车企的需求并提供及时的服务,更加符合车企短周期开发和快速反应的需要。”精工汽车相关负责人表示,国内空气悬架行业已取得突破性进展,实现了量产配套,这给行业带来很好的示范作用。

供应商要找准发展的突破口

智能悬架系统的市场空间广阔,今后随着技术水平及产品质量提升,在国产替代的广阔天地中,自主供应商大有可为。不过,从目前国内汽车市场的实际情况来看,智能悬架的推广依然存在一定的挑战,应该说普及之路刚刚起步。

“当前,技术难度是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保隆科技相关人士说,比如,空气弹簧是一款高压、动态密封的产品,正常工作气压约是轮胎的5倍,密封部位多,涉及多种材料和加工工艺门类,即便外资供应商也会在开发过程中遇到各种问题。未来,空气弹簧的技术趋势主要是轻量化材料的应用、工艺稳定性、双腔或三腔结构、薄壁无接缝皮囊等方面。现阶段,该公司已在前三个方面实现突破,并即将批量化生产。此外,在薄壁无接缝皮囊方面,保隆科技正与国际供应商一起开发新设备、新工艺,按照计划有序推进。在全主动悬架技术(预瞄系统)方面,保隆科技进行了布局并获得前装定点,这也是国内基于双目立体视觉的主动悬架路面预瞄系统前装量产的首创型项目。

“除自身的技术积累外,国内智能悬架系统供应商还需大力引入全球行业专家,加速核心技术的转化和突破,以达到与整车同步开发、满足整车开发周期、性能、耐久和生产一致性的要求。因此,整零协同的重要性更加凸显,要求供应商快速发展和提升,协同突破创新技术。”精工汽车相关负责人认为。

“每款车型的悬架结构、布置空间、载荷参数、性能目标都不同,每个悬架项目的开发都需要巨量的资源投入,目前整个行业的发展还远不能满足所有车企客户的开发需求。”保隆科技相关负责人认为,随着市场需求的爆发,国际主流空气弹簧供应商的开发资源有限,这给国内企业提供了市场机会,包括参与国外项目的竞争。据他介绍,保隆科技将向车企客户推广平台化的空气悬架方案,以降低客户的开发成本和缩短开发周期。

“随着订单的增加,自主供应商在产能方面也必须快速提升。”郭孔辉表示,“自主品牌整车企业的发展带动了供应链的发展,现在已有多家自主品牌整车企业与孔辉科技洽谈合作,订单排得较满,公司浙江湖州工厂正扩充产能,在国内其他地区也开始布局。但总体上,孔辉科技仍然处于大发展的前期、大投入的阶段,所以在技术研发、试验验证、产业化、设备采购以及厂房等基础设施建设上投入较大,但我相信,随着产量的提升、规模的扩大,企业效益将会逐步改善。”(记者 武新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