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熊瑛 文/图
【资料图】
红颜虽未披戎装,扶郎上马卫边疆。军嫂在强军路上的艰辛付出和忠诚守望,激发出官兵投身改革、筑梦强军的强大精神动力,她们用奉献与担当、理解与支持、坚韧与执着,生动诠释了“报国有你,守家有我”的家国大爱。
王庆认真工作。
区公安局科技信息化科民警王庆,就是千千万万军嫂中的一员。她用她柔弱的肩膀挑起照顾公婆、抚养孩子、料理家务、做好本职工作的重担,全力支持丈夫安心戍边、建功立业。今年,王庆被评为开州区“最美军嫂”。
丈夫眼中的“解语花”
“当时我父母很反对这门亲事,我自己也很抗拒。因为他长年在部队,意味着结婚后,照顾公婆、抚养孩子、料理家务的事全都落在我一个人身上。”王庆说。
毕业于西安财经大学软件工程专业的王庆,2016年通过公招进入区公安局工作,成了一名警察。2020年除夕夜,在熟人的介绍下,与云南文山的边防军人陈亮互加了微信,经过一段时间的微信聊天,彼此渐生好感。2021年4月,从部队回家探亲的陈亮径直来到王庆家里,正式向王家提亲,向王庆父母郑重承诺:一定会爱王庆一辈子,永远对她好,担起丈夫的责任、担起女婿的责任、担起父亲的责任。王庆父母看着陈亮眼里闪动着激动的泪花,言语真挚,便欣然同意了陈亮的提亲请求。2021年12月,王庆步入了婚姻的殿堂,成为了军嫂。婚后王庆到丈夫驻地探亲,身临其境感受到驻地条件艰苦、交通不便利和军人的艰辛,便暗暗发誓,要全力支持丈夫的工作,绝不能拖丈夫的“后腿”。
婚后不久,王庆怀孕了,严重的妊娠反应让她寝食难安。丈夫看着手机屏幕上憔悴不堪的妻子,感到心疼与内疚。怀孕期间,一月一次的孕检,全是王庆独自去医院,可她从没埋怨丈夫,每次孕检结果,她第一时间告诉丈夫,让千里之外的丈夫放心。直到王庆分娩临近,陈亮才从部队赶回来,王庆非但没丝毫怨言,反而还一个劲儿地安慰丈夫。
“军人这份职业,注定了舍小家为大家。我选择了你,就注定选择了忍受与承担。”王庆强忍分娩时的阵痛劝慰丈夫,让丈夫愧疚的心倍感安慰。
同事眼中的“勤务兵”
“身为科技民警的王庆,工作能力非常强,犹如一部连轴转不知疲倦的引擎,把信息化建设成果充分运用到服务民生和破案上,为智能化警务建设奉献力量。”区公安局科技信息化科科长陈文武说。
王庆虽然入警只有7年的时间,工作能力却赢得了领导和同事的一致认可,多次获得区公安局“个人嘉奖”荣誉。身兼内勤民警的她,在做好智能化警务建设时,还时常挑灯夜战完成一份份方案、一篇篇简报、一则则信息等,更要承担科室勤务工作,同事在日常工作中遇到的一些小问题,也都找她,她总是欣然及时解决,从没说过“不”字,大家都亲切称其为“勤务兵”,她也乐享这个美名。
“王庆获得开州区‘最美军嫂’称号,实至名归,因为她有实际成绩,自然就会得到应有的荣誉。在单位上,她从不以丈夫在部队服役、孩子尚小、父母年迈为借口耽误工作,没有一次迟到、早退,为我们树立了榜样,是我们的标杆。”与王庆一起工作的廖代均说。
家人眼中的“顶梁柱”
“去年12月,疫情最严重的时候,我们全家人都阳了,孩子才1个多月,公公住在医院还没有脱离危险期,婆婆又有基础性疾病。当家里最需要人的时候,陈亮却要回部队,军令如山,我简直要崩溃了,从没有感觉到这样的孤苦无助。”王庆讲起去年家里发生的事,鼻子不禁酸酸的,声音也变得哽咽,即便这样,刚坐完月子的她,仍戴着口罩、冒着寒风,给公公送饭,跑上跑下为公公拿药。
王庆从小生长在一个和睦和谐、相敬相爱的家庭中,良好的家风为她筑牢了乐观开朗、能挑重任的人生底色。勇挑家庭重任、照顾公婆、勤俭持家的她,深得公婆的喜爱,闲暇时和婆婆一起散步、逛街、购物,不管走到哪里,她俩总是形影不离,相处得非常融洽,以至于不认识她们的人,总是把她们当作母女。特别是去年11月儿子的降生,更给这个和睦和谐的家庭带来了喜气,也给王庆增添了一份为人母的责任。孩子生病,无论是黑夜还是白天,她总是无任何怨言地独自抱着孩子上医院,为了不让丈夫担心,她总是等孩子病愈之后,才轻描淡写地告诉丈夫。公婆、父母生病,她总是第一时间送他们去医院,从没觉得自己苦、自己累,更没为自己选择成为军嫂而后悔。
“军嫂这个名字听起来很美,让人羡慕。实际上,军嫂意味着比其他女人付出得更多,但我无怨无悔,因为丈夫在保家卫国。”王庆说,未来的日子里,她会继续用坚强的意志和顽强的毅力,诠释军嫂的理解和包容、坚韧与执着,践行她和丈夫在婚礼上许下的互敬互爱、携手共建幸福美满家庭的诺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