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南宋初年,岳家军的反攻真能击灭金军吗?完全可以!

  • 发表于: 2023-04-15 15:04:25 来源:中华网热点新闻

宋朝的军队多以主将姓氏称某家,如韩世忠的部队称韩家军,张俊的部队称张家军,李和顺的部队称李家军,而岳家军是大宋朝名将岳飞带领的军队。

岳家军是当时习惯的说法,并非官方名称。南宋时起义军蜂拥而起,有很多都投靠了岳飞,虽然当时的岳飞级别不是最高的,但在民间威望很高,否则就不会直到今天知名度还这么高了。那些归顺岳飞的农民军队就自称为岳家军,这个称呼也得到了广大人民的认可。而且岳飞武功高强,在金兵中的名声如雷贯耳。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北宋徽宗宣和四年(公元1122年),宋金联军联合灭辽,以童贯、蔡攸为首的宋军被辽国击败,河北官员刘韐在真定府(今河北正定县)招募"敢战士"以防止辽军反攻。岳飞应征入伍,经过选拔,被任命为"敢战士"中的一名分队长。20岁的岳飞自此开始了他的军戎生活。

宣和七年(公元1125年),金国灭掉辽国之后,便大举南侵攻宋。宋徽宗禅位于长子赵桓,即宋钦宗。第二年改元靖康。东路的金军渡过黄河包围开封,宋钦宗用李纲守卫京城,但最终还是选择了求和,向金国供奉了大批金银,并许诺割让太原、河间、中山等三郡。

靖康元年(公元1126年),宋钦宗赵桓反悔割地,两路金军于是攻破太原后会合,再次南下围困开封。赵桓在求和的同时使人送蜡书命康王赵构为河北兵马大元帅,征召各路兵马用以勤王。在相州城里,武翼大夫刘浩负责招募军队,收编败退下来的士兵。此时的岳飞牢记母亲的教诲,忍痛别过亲人,投身到抗金前线。

同年冬,康王赵构到达相州。腊月初一,赵构开河北兵马大元帅府,岳飞随同刘浩所部一起划归大元帅府统辖。刘浩被任命为大元帅府前军统制,赵构命他南下进军濬州(今河南浚县西北)、滑州方向以作驰援开封的疑兵,自己则率领元帅府的主力北上大名府。

刘浩的军队到达濬州渡黄河的时候受阻,只得追随元帅府的人马北上。此时,副元帅宗泽也赶到大名,赵构不采纳宗泽的全力营救开封的建议,而与汪伯彦等又继续向东平府(山东东平县西南)转移,只与宗泽一万人马前往援救开封。岳飞跟随刘浩隶属于宗泽,这是岳飞初次成为宗泽的部下。

靖康二年(公元1127年)二月,刘浩的两千兵马进驻广济军定陶县(今山东定陶)柏林镇后,元帅府又命刘浩改为隶属于黄潜善,刘浩的部下岳飞自然从之。四月,金军从已被洗劫一空的汴京城撤出,满载着金帛、珍宝北上,宋徽宗、宋钦宗和皇室成员、机要大臣、百工等三千多人都做了俘虏。北宋就此灭亡,史称"靖康之变"。五月初一日,康王赵构在应天府(今河南商丘)即位,是为宋高宗,改元建炎。赵构虽然起用了抗战派名臣李纲为左相,但仍旧对投降派黄潜善、汪伯彦等人非常器重。赵构采纳了黄潜善等避战南迁的政策,准备躲避到长安、襄阳、扬州等地。时年25岁的岳飞得知这个消息,不顾自己官卑职低,披肝沥胆,向赵构"上书数千言",大概的意思就是反对南迁躲避,希望皇帝亲率六军北渡黄河,振作士气,中原才能恢复。最后的结果自然是赵构不予采纳,岳飞被革除军职、军籍,逐出军营。

南宋高宗建炎元年(公元1127年)八月,岳飞渡河北上,奔赴抗金前线--北京大名府,投靠到抗金的招抚使张所麾下。由于岳飞的非凡见识、高超的武艺,张所终于决定破格提拔他,先是"以白身借补修武郎",继而又升为统领,后又升为统制,隶属于名将王彦部下。然而赵构、黄潜善、汪伯彦等人一心向金人求和,所以有意打压朝中的抗金力量:先是将抗战派的李纲罢相,继而将张所发配岭南。此时,王彦、岳飞一军已被张所派去收复卫州,也因河北西路招抚司的撤销而成为孤军。王彦在卫州新乡县的石门山驻军,被金军包围,王彦谨慎出战,岳飞责备王彦,说王彦胆怯并率领部下擅自出战,攻占新乡县。金军误以为是宋军主力,派重兵与王彦、岳飞决战。王彦、岳飞等被金军重重围困,在突围中溃散了,岳飞与王彦自此不和,岳飞自率所部转战太行山区。

李纲罢相后,东京开封府的留守宗泽就事实上成为抗金的中心人物。宗泽委任王彦为"制置两河军事",王彦便派人命岳飞所部赴荣河把守关隘。由于岳飞和王彦难以共事,岳飞便决定率部南下东京开封府,再次接受宗泽的领导。宗泽珍惜岳飞的才干,将岳飞留在营中听候差遣。

建炎元年(公元1127年)冬,金国兵分三路全军出动,在东京开封府所属及其毗邻的州县,宋金两军进行了剧烈的拉锯战。宗泽坐镇东京留守司,虽然四面受敌,但仍从容地调度军队,部署战斗,使得金军无力攻下开封。

建炎二年(公元1128年)四月以后,天气开始炎热,金军撤退,宗泽准备北伐。于是和王彦以及五马山的首领马扩等人共同制订了北伐的计划。宗泽先后二十多次上奏章陈述恢复大计,但始终没有获得赵构的支持。年近古稀的宗泽再也支持不住,背疽发作,于七月初一含恨离世。宗泽死后,杜充继任东京留守,其人无意北伐,置宗泽生前的计划于不顾,北伐终告夭折。

同年八月,金军再次南侵。

建炎三年(公元1129年)正月,金军先后攻下徐州、淮阳、泗州,进袭扬州。同月,岳飞奉东京留守司的命令从守卫北宋皇陵的驻地西京河南府返回开封。二月初三日,南迁扬州的宋高宗得到金军攻陷天长军(今安徽天长)的消息,惊慌失措,落荒逃至杭州。五月,苗刘兵变被镇压后,高宗移驾建康。同时,杜充借"勤王"之名,行脱离危险之实,准备离开开封,前往建康。六月下旬,岳飞率军刚回到开封,就接到杜充的南撤命令。岳飞苦劝杜充不能离开开封南撤,再打回来会付出很大的代价。杜充不听,岳飞只得随大军南下。第二年二月,开封城陷落。

建炎三年(公元1129年)秋,金军又兵分多路向南进犯。金国挞懒领军进攻淮南,兀术则领军直接进攻江南,直捣赵构所在的临安(今浙江杭州),只图一举灭亡南宋,占领整个宋朝领土。十一月初,兀术占领长江北岸和县。金军沿长江北岸东进,与李成合攻乌江,离建康不到百里。杜充却深居简出不做准备,岳飞苦劝不听。听到金军渡江的消息后,杜充才派都统制陈淬率岳飞、戚方等将官统兵二万奔赴马家渡,又派王?的一万三千人策应。陈淬率军力战金军,岳飞率领右军和金国汉军万夫长对阵,王?却不战而逃,陈淬战死,宋军皆溃,岳飞苦战无援,率军退到建康东北的钟山。杜充弃守建康,逃往真州,不久投降金国,建康失陷。

马家渡之战后,岳飞决定脱离杜充,独自转战后方。

建炎四年(公元1130年),岳飞在宜兴开始组建岳家军。

经过十年的经营,岳家军屡次击败金军及其傀儡政权的进攻,并屡战屡胜,终于在公元1140年,岳家军开始了最有希望恢复中原的反攻,这就是岳家军的第四次北伐战争。

那么,岳家军的反攻真能击灭金军吗?

一、岳家军的兵力规模

从建炎四年(公元1130年),岳飞组建岳家军开始,岳家军经历了多次的战争,军队的规模到达了三万多人。

绍兴五年(公元1135年),岳家军扫平洞庭的农民起义,收编了起义军壮丁五、六万人;再加上江南西路安抚司统制祁超、统领高道等部大约八千五百多人;此后朝廷又增拨的统领秋赟所部大约一千五百人;荆湖南路安抚司统制任士安、郝晸、王俊、统领焦元等部大约一万多人;以及张浚都督府左军统制杜湛改任岳飞统辖的黄州武将知州带来的几千蔡州兵。岳家军的规模从三万多人增加到十万人左右的规模。岳家军以后也大体维持十万左右的数量直到岳飞被女真酋长金兀术、哈密蚩和汉奸秦桧所害。

二、岳家军的将领组成

1.原从将领

公元1141年末,宋金"绍兴和议"正式告成。

岳飞的第四次北伐虽然夭折,但仍然是岳飞军事成就的顶峰,也是南宋一朝战绩无两的胜利记录。绍兴和议达成以后,宋、金朝之间的战和之争并没有结束,宋金之间仍然时有交战,宋孝宗、宋宁宗时,张浚、韩侂胄曾分别组织隆兴北伐和开禧北伐,但宋军再以没有取得像岳家军北伐那样的战果。

在金朝方面,即使经历了若干世代,对岳飞这个可怕的对手却依然心有余悸。岳飞死后二十年,金国海陵王完颜亮进攻南宋时,曾说:"我们这里都认为岳飞如果没死,大金国早就被灭了。"岳飞死后六十多年,金朝招诱吴曦叛变的诏书中也承认:"岳飞的威名战功,完爆南北。"

岳飞从北宋徽宗宣和四年(公元1122年)投军,到南宋高宗建炎四年(公元1130年)独立成军,大部分时间是在黄河以北抗金。因此组成岳家军的基础是河北人,岳家军中的一些重要将领,也是同时与岳飞参加抗金斗争的,他们成为岳家军的原从将领。

2.招降将领

南宋初年社会动荡,政局扰攘,溃兵盗匪遍野。朝廷无力控制各支军事武装,并将骄悍难制,各武装集团溃散、火并之事常有发生,分合无定势。岳飞素以治军纪律严明著称,他的军队一直比较稳定,许多溃散武装集团纷纷投靠岳家军,成为岳家军中的招降将领,使其队伍不断壮大。

3.拔隶将领

岳家军兵强将强,成为朝廷的一支王牌劲旅,只要边防军情紧急或内地寇道充斥,必调岳家军应付战事,并拔隶一部分当地军队归岳飞指挥。高宗甚至有时心血来潮,诏令岳飞"中兴之事,朕一以委卿,除张俊、韩世忠不受节制外,其余并受卿节制。"有些将领战事结束仍回归本司,但有相当部分兵将则因之编隶岳家军中,成为岳家军中的拔隶将领,从而也壮大了岳家军。

三、岳飞的治军风格

岳飞是中国古代治军的楷模,"岳家军"成为一时的典范。他虽然没有军事论著传世,但从其军事实践中可以看出岳飞严于治军的主要内容。前人在总结岳飞的治军思想时指出有六个方面:贵精不贵多;谨训习;赏罚公正;号令严明;严肃纪律;同甘苦。这六方面的核心便是以严治军。

由于岳飞严于治军、善于治军,因此"岳家军"战斗力很强,"皆可以一当百",金人也赞叹:"撼山易,撼岳家军难!"

岳飞在作战中不仅强调要有勇敢的精神,而且更为重视谋略的作用。岳飞注意灵活用兵。宋王朝实行"将从中御",将帅作战必须依事先准备的阵图行事,不得擅自改变。岳飞认为,阵图有一定的局限,而作战是千变万化的,不能照搬阵图。

四、岳家军的军制

岳家军的十多万大军由12支大军组成:

1.背嵬军,背嵬军是岳家军主力中的主力,是岳飞的亲军。每次战事胶着之时,岳家军必定投入背嵬军打开局面,每仗必胜。所以在战事最激烈的时候,背嵬军往往被用作为突击队或敢死队使用。通常由岳飞直接指挥,但是在不同时期,背嵬军也有专门的统制官,岳飞被冤杀前后,背嵬军统制是傅选。

2.前军,前军统制张宪是岳家军最重要的将领之一。前军副统制王俊,按照秦桧意图诬告岳飞的第一人,便是王俊。

3.右军,右军统制庞荣。

4.中军,中军统制王贵,副统制郝晸。

5.左军,左军统制牛皋。

6.后军,后军统制王经。

7.踏白军,"踏白"在宋语中表示侦察之意。踏白军统制董先。

8.选锋军,选锋军统制李道,副统制胡清。

9.胜捷军,胜捷军统制赵秉渊。

10.破敌军,破敌军统制李山。

11.游奕军,游奕军统制姚政。绍兴十一年,犹武纠继任。

12.水军,岳家军水军被命名为"横江军"。

这十二军共由22名统制、5名统领和252名将官分别率领,其中有正将、副将和准备将各84名,可谓规模庞大。

王贵任中军统制,张宪任前军统制,这二人是岳飞的副手,可以代替岳飞指挥其他统制,主持岳家军全军的事务;徐庆、牛皋和董先三人最为善战,此五人是岳家军的中坚人物。此外,岳家军中还拥有一批文官,如薛弼、朱芾、李若虚、胡闳休、黄纵、于鹏、孙革等。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