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癌是指发生在口腔的鳞状细胞癌,多发生在40-60岁的成年人,男性多于女性,近年来,发病率有增长的趋势。发病部位可能在舌、颊、牙龈、硬腭、口底等处,广义的口腔癌还包括发生在唇的恶性肿瘤。对于口腔癌的防治关键在一个“早”字,早预防、早发现、早诊治,便可免患疾病,或将其危害降到最低。
口腔癌的高危因素有哪些?
【资料图】
目前认为,吸烟、饮酒、嚼槟榔是明确的口腔癌致癌因素,喜食过烫或刺激性食物会增加患癌风险,而口腔内的残根、残冠、尖锐的牙尖或戴用不合适的假牙也会对口腔黏膜造成慢性刺激。此外,扁平苔藓、白斑被称为癌前病变,有一定的几率会转变为口腔癌。值得注意的是,这些不良因素之间有协同效应,同时拥有多个不良因素患者的患癌风险会显著增高。
有癌症家族史的人对上述致癌因素反应相对更敏感。不过,口腔癌的发生是一个缓慢的过程,需要口腔黏膜反复接受不良刺激几年甚至十几年的时间,因此,这给了我们充足的时间去消除这些不良因素。
只要我们养成良好习惯,远离或者戒除烟酒、槟榔,积极解决口腔内残冠、残根、尖锐牙尖等现存问题,及时更换不合适的假牙,积极治疗口腔内黏膜疾病,便能在很大程度上预防口腔癌的发生。简单来说,从病因入手,去除不良刺激,是最经济、有效的预防办法。
口腔癌应早发现、早治疗
如果癌变已经发生,就要尽可能早的发现和诊治。口腔癌发生后进展迅速,从早期进展到晚期可能仅需3-5个月的时间。所以,要怎么样才能尽可能早的发现口腔癌呢?首先,我们要留意自己身体的变化,出现以下情况时就要高度警惕,及时就医。
①口腔里有2周以上未愈合的溃疡; ②口腔黏膜上有红色的、白色的、红白相间的或颜色偏暗的斑块; ③口腔内出现肿块或结节; ④口腔内不明原因的反复出血; ⑤不明原因出现舌头运动不灵活、言语不清、吞咽困难; ⑥面部、口腔、咽部和颈部有不明原因的麻木与疼痛; ⑦口腔和颈部出现不明原因肿胀或肿块。
有些人认为口腔仅涉及牙齿的问题,对口腔关注度不够,不能注意到口腔内的变化。有些患者已经察觉到口腔内的变化,但未能引起足够重视,误以为是“上火”,企图通过吃消炎药解决问题,能忍则忍,能拖便拖。恰恰是这些心理,给了口腔癌发展的机会。另外,部分口腔癌的早期症状轻微甚至没有症状,与患者原有黏膜病表现相差不大,或位置比较隐蔽,仅靠自我检查是无法及时发现的,这时,定期的口腔检查便发挥了作用。
医生的检查比自我检查要更加全面细致,能对口腔状况有更专业的判断,能及时发现问题。建议成年人每年进行1次口腔检查,及时去除致癌因素,积极治疗癌前病变,发现早期癌症。当然,口腔检查还能发现口腔内的龋病、牙周病等常见问题,对口腔健康有利无害。
口腔癌的治疗口腔癌治疗越早,治疗效果越好,对生活质量影响越小。因为早期症状轻,累及范围小,基本不会破坏其周围的结构,简单的手术治疗可以达到90%左右的治愈率,对容貌、语言、吞咽等功能基本没有影响。中晚期的口腔癌治疗难度加大,治愈率不及早期口腔癌,对容貌、语言、吞咽等会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但只要积极治疗,也能控制甚至治愈,提高生活质量。
随着人们对癌症的认识和医疗水平提高,口腔癌已经是一种可以预防,可以治愈,能够控制的疾病了。只要以正确的心态认真对待,及早应对,便会取得良好的愈后效果。
专家:冯芝恩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头颈肿瘤外科主任医师、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