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去世前一年写的行书,被禁止出境展览,苏轼、黄庭坚都服了

  • 发表于: 2023-08-16 10:28:34 来源:个人图书馆-新用户41525865

我国传世的书法珍品浩如烟海,在还有幸留存在国内的作品中,只有极少数会被定为国宝级文物,明确规定禁止出国展览。

王安石是我国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他一生只留下了两件书法作品,这件行书《楞严经旨要》是在他去世前一年写下的作品,现在被珍藏在上海博物馆当中,是博物馆中的镇馆之宝。


(资料图)

因为传世书法作品少,再加上王安石的主要成就在政治和文学领域,我们对他的书法一直知之甚少,然而细查起来,却发现其书法水平不输“宋四家”。

这件《楞严经旨要》是王安石二次罢相之后,心灰意冷,晚年归隐金陵中山时写的作品。对于不懂书法的人,此作绝对是一件不修边幅的“丑书”,谈不上任何的美感,可国家对它的态度,已经足以说明它的艺术价值。

我们不难发现,“宋四家”中除了蔡襄,苏轼、米芾、黄庭坚等人的作品,用外行人一板一眼的眼光看来都是丑书,王安石的这件作品也是如此。

和宋四家一样,王安石受杨凝式的书法影响很大。这件作品行中带楷,常有横溢斜出之笔,章法布局也是错落跌宕,有“斜风骤雨”之势,整体极富动感韵律。

出奇的是,此卷采用淡墨疾书,书写速度很快,但落笔从容,排列布局很紧密,却没有丝毫的凌乱之感。这样的作品看着乱,但我们真正写起来,一下笔,却很难有这样的境界和韵致。

苏轼就曾经这样评价王安石的书法:“无法之法,然不可学”。就连黄庭坚都说:“比来士大夫,惟荆公有古人气质,而不端正,然笔间甚遒。”

这种“无法之法”,其实就是在宋代“尚意”书风影响下,一种自由叛逆精神的表达。尤其是二次罢相,最终意识到自己的政治理想终究遥不可及,心灰意冷的王安石来说,他心中的闲和,是旁人无法描摹的。

黄庭坚说“惟荆公有古人气质”,这种古人气质,我们也可以理解为,在魏晋乱世之下,竹林七贤等文人士大夫所表现出来的潇洒和散淡。王安石此时的境遇,恰与魏晋文人是相似的。

清代学者蔡上翔就曾经附和黄庭坚,评价此作:“荆公率意而作,本不求工,而萧散简,如高人胜士,敝衣破履,行乎高车驷马之间,而目光已在乎牛背矣。”

这件《楞严经旨要》绝非是沽名钓誉的“名人书法”,它才是真正的为数不多的能直入魏晋的作品。

关于这件《楞严经旨要》您有什么看法?欢迎在下方评论区留言讨论。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