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中国经济循环方式正在发生变化,“房地产-地方政府-金融”的旧三角循环正由“科技-产业-金融”新三角循环所替代。金融机构加强对科创企业的融资支持,成了应有之义,科创金融已成为各银行竞逐的新赛道。
近日,由证券时报社主办的“2023中国金融机构年度峰会暨2023中国银行业年会”在深圳举行。在主题为“布局新赛道支持新三角循环”的圆桌对话环节,来自国有大行、股份行、创投机构的相关负责人共同探讨金融机构如何加速迭代,突破传统理念,以全新视角洞察新趋势,并在服务新兴产业、决胜新赛道的过程中实现自身高质量发展。
参与讨论的嘉宾包括交通银行私人银行部总经理金旗、兴业银行深圳分行副行长张鹏凤、广发银行深圳分行副行长张光辉、基石资本合伙人陈延立,中信建投证券研委会副主任、大金融负责人、银行业首席分析师马鲲鹏担任圆桌论坛主持人。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随着产业升级
科创企业越来越多
与传统企业相比,新经济、新产业下的科创企业,无论是经营理念、商业模式,还是组织模式都有诸多不同。站在金融机构业务角度,这些科创企业的经营、融资、财务的安排与传统的企业相比,具体又有什么不同?
“科创企业和传统企业最大的区别在于资产负债表。”金旗认为,传统企业资产负债表中占主要的是一些资产和不动产;而科创企业,知识产权、商标、专利品牌、数据、IT(信息技术)系统、购买的软件或自我开发的软件,成为资产负债表的主要构成部分。
金旗认同一个观点,即银行的管理很简单,最核心的是风险定价。在他看来,如果银行不能对一家企业的风险进行合理定价,就不能把风险量化,很多工作难以为继,这是全球银行业共同的问题。对于解决的方案,金旗认为,银行业需要不断增强自身能力建设,不断地研究各个领域以及新经济的发展。
张鹏凤则表示,随着全民科创的氛围、大量创业型企业崛起,每一位银行基层工作人员对接这类企业客户的数量呈现几何级增长;而每一家科创企业又有所不同,可谓数量庞大。
张光辉介绍,一般银行对科创型企业信贷方面的准入,在财务指标上进行一些调整,诸如对国高、专精特新这类科创企业一些财务指标进行调整,并通过FTP(内部资金转移定价)进行信贷倾斜。此外,由于深圳高新技术的产业和新兴产业比较多,银行也会借助一些专业的机构评比,并与担保公司协同,在专利贷款上进行合作。
作为创投机构的代表,陈延立表示,随着产业升级,科创企业越来越多。比较新兴的领域存在技术不确定性、商业不确定性以及财务报表难以把握的特点,这对创投机构而言,是日常需要面对的,也是其专长的领域。
差异化服务科创企业
与传统赛道的企业相比,科创企业的金融需求有哪些差异化?银行机构又应如何适应新形势的变化,提高自我服务能力?
“科创的领域很广,在每一个细分行业,科创的概念以及科创体现的形式也不一样,风险特征也完全不同。”金旗表示,银行传统风险评估模型是基于历史数据的沉淀,而服务科创企业需要银行业不断增强自身能力建设。
金旗认为,为科创企业提供全面服务,多牌照综合化的金融机构竞争力会越来越强。他认为,科创企业从诞生的那一天起,金融服务的需求越来越多样化。“有全牌照的机构,在整合各方面资源及一体化服务方面可更好地满足科创企业的金融需求。”
金旗介绍,作为综合性银行,交行强调一体化策略,如风控一体化、IT一体化、数字管理一体化以及基础设施一体化,并在风险准入标准、产品标准、存续期管理方面引用成熟的体系。他认为,大型金融机构在一体化方面越做越好,是保持竞争力、维护市场形象以及保护投资者利益的基础底盘。
“通过这几年实践,对银行来讲,只有一个字来解决:简!” 张鹏凤认为,服务科创企业,不能把所有的工作量压在一线客户经理身上,要把精力和时间,倾斜于研究数字化支持的工具上。比如,该行用大数据模型搭建线上化工具,这些多维度的模型结合了国家科学技术部、海关等方面的数据,通过搭建科创企业风控模型的方式,实现简单、高效判断。
张光辉介绍,针对深圳的创新业态,广发银行成立了深圳分行创新实验室,根据当地情况和企业特点,进行一些创新实验。从商业银行本身运作来讲,成熟的评价体系是根据企业的类型设定的行业标准。科创型企业也属于企业,其判定标准可以同传统企业进行一定程度的结合,针对科创企业本身的特点,从科技含量比、上下游客户、资金流等商业特征上进行综合判定。
在陈延立看来,创投机构与银行有各自不同的定位,并有不同的评估方法。陈延立介绍,基石资本对人工智能等各个新兴赛道进行持续技术跟踪,并投资多个人工智能标的。“机构也需要不断迭代、跟踪和学习,才能够快速地进行评估。”
陈延立认为,当前阶段,创投基金是科创类企业起步资金主要来源之一。而创投行业面临募资难的问题,政府或央企成立的产业基金比较活跃,此类资金具有区域性和行业性特征。“培育合资格、致力于长期投资的机构投资人任重道远。此外,激发我国民间资本、高净值人群的投资热情,积极支持科创产业,是实现经济转型升级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市场“果子”足够多
需要大家把“梯子”搭好
面对新赛道、新经济、新产业,金融机构应如何构建自身的能力建设,避免“打价格战”这样无效的“内卷”,以实现长期高质量发展,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话题。
上述与会嘉宾达成共识的是,市场的“果子”足够多,但需要大家把“梯子”搭好,形成体系化的内部协同和支撑,是非常重要的。
“抓住科创金融的银行,就是好银行,就是有未来的银行,这一点是共识。”张鹏凤认为,实际上好企业足够好,并不存在“内卷”的情况。
张鹏凤举例,如果对新能源行业、储能行业等分析透彻,会发现科创企业有很多。她认为,下沉到足够庞大的科创“沃土”,会有很大的发展前景可挖掘,而且中间可用的金融工具也会越来越多。着眼于未来,企业在创业过程中也会产生各种各样的需求,银行的一体化布局也很重要。
金旗则认为,从更加广泛的范围来看,金融服务科创行业不存在“内卷”的问题。他同时指出,在比较确定性的行业,科创行业对确定性拥抱的积极性更高,涌入的资金更多,存在一些常态的价格竞争。“但未来的分化会越来越明显,一些好的金融机构,会更好地满足客户需求,方向判断得更准,基础打得更扎实,核心的竞争力也更强。”
金旗举例,他一直将私人银行当成综合性平台,即财富管理的平台,在整体联动上非常密切。“表面上是面向私人银行的产品,但背后支撑这个产品的评价体系和存续期管理,是积累了我们对公司客户、资产和风险的理解,从而最终呈现的产品。”
张光辉认为,商业银行是服务型机构,伴随实体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而发展,未来的服务性功能会越来越好。现在广发银行投贷联动和业务的渗透更加深入,不断地推出符合新业态需要的金融服务。对于科创金融业务的未来发展,张光辉表示充满信心。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