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轻信保健食品治病,险些丧命
暗中寻访,锁定村庄里的神秘工厂
宜昌警方披荆斩棘,捣毁特大制假工厂
(资料图片)
天下有免费的午餐吗?有,但是很少,就算有你也未必能遇着。但是,老人家偏爱这一口,对免费的礼品、免费的检查、免费的旅游来者不拒。可殊不知这一去,一不留神就掉进了“陷阱”里。这不,湖北省宜昌市伍家岗区的张爹爹就在某保健品店店员的游说下,购买了具有壮阳功效的保健品。结果不仅没有药到病除,还险些进了医院。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我们来看看。
张爹爹今年65岁,平日里有些“难言之隐”,偶然碰到保健品店开讲座,号称有提升阳刚之力的保健品。听完店员的介绍,张爹爹很是心动,于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买来服用,没想到却踩了坑。
正规的保健品店怎么会售卖“假药”呢?宜昌市公安局食药环森支队接到报案后,立即进行了实地走访调查,并且很快发现了端倪。
觉察到异样后,民警将几种可疑产品送到湖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进行了鉴定。万万没想到,鉴定结果显示,张爹爹购买的保健品不但是小作坊生产的“三无产品”,而且还含有国家明令禁止添加的成分西地那非和他达那非等成分,对人体有害!
食品安全无小事,坑老欺老的假保健品乱象更不可滋长,宜昌市公安局高度重视,抽调精干警力成立专案组,对相关线索展开进一步的调查。
警方通过前期大量摸排,发现张爹爹购买的虚假保健品背后,其实隐藏着一个巨大的利益链条,其主要的生产、仓储、运输窝点并不在宜昌,而是在三百公里外的武汉蔡甸。为了将犯罪团伙一网打尽,专案组民警在武汉警方的协助下,进行了十余天的蹲守侦查,终于找到了突破口。
湖北省武汉市蔡甸区的制假窝点位于一个小村庄里面,村里的很多村民都是制假窝点的工人,对于外来人员的到来,他们有很高的警惕性。为了不打草惊蛇,民警只能“潜伏”其中,伺机而动。
案件侦查一度陷入了困局,这时,心细如发的民警发现村里有不少菜地和苞谷田,借助农作物的掩护,不那么容易被发现。于是负责蹲守的民警就转移到菜地里,往往一蹲就是八九个小时。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多日白天黑夜不间断的蹲守,专案组民警终于摸清了主要厂房的位置和嫌疑人活动的规律。
厂房外面都有铁门锁着,门口还喂了狗,生人一靠近,狗就会叫唤,周围的村民都会警觉起来。在这种情况下,专案组不得不动用无人机从高空俯视拍摄。
为了查清这个生产窝点有没有后门,以及房屋结构等情况,侦查人员半夜两三点钟,在确定四下无人的情况下,翻院墙进入了其中一个厂房。
通过摸排,专案组发现武汉市蔡甸区大概有六个仓储窝点,其生产和储存量远超之前的预计。专案组将这个情况汇报宜昌市公安局,又重新制定了侦查方案。此时,蹲守点也传来了好消息。
为了逃避打击,该团伙非常狡猾,针对这种情况,专案组派出几个侦查组秘密跟踪,终于发现这批货是由主犯王某发给邻村的二级分销商凃某,再由凃某送到三级分销商处,由三级分销员快递发往全国。经查,主犯王某的手上掌握了多个类似这样的分销渠道,如同一张大网扩散销往全国各地。
为了将该犯罪团伙一网打尽,专案组民警在武汉摸排了近三个月,成功锁定了藏匿在武汉市江夏区、武昌区等地的十余个窝点的准确位置。只待时机成熟,抓捕的大网就能从天而降。
现场收缴的“药品”外包装上并无国家正规批准的保健品标识“小蓝帽”,其功能主治性功能障碍。小作坊违规生产、灌装、包装,生产环境卫生条件恶劣,假药堆满屋,包装盒铺一地,现场查扣了大量制假涉假的产品和包材。
随着调查的深入,以犯罪嫌疑人王某为首的制假售假犯罪团伙逐渐浮出水面。该团伙通过电话、微信联系客户;采取物流快递发货;微信、支付宝、银行转账收款的方式,面向全国批发销售,受害群众涉及湖北、广东、福建、四川等30余个省市地区。
警方先后在湖北省武汉市蔡甸区、江夏区、武昌区等地抓获犯罪嫌疑人36人,捣毁制假工厂4处、仓储窝点10处,扣押有害保健类食品3500余万片(粒)、制假原材料80吨、包材23吨,涉案总价值约5000万元。
今天请到演播室的是湖北立丰律师事务所的律师张璇。
为了扩大销量,犯罪嫌疑人大量发展下线,受害群众超过2万人。制假售假不仅对人的身体造成严重的损害,对社会秩序也会造成极大的混乱与滋扰。那么制售假药会受到什么样的刑事处罚呢?
世上没有包治百病的“神药”,我们不难看出,很多老人都是因为在食品、保健品、药品等方面知识欠缺,容易轻信所谓的疗效宣传,从而陷入消费陷阱。除了老年人自己提高警惕外,子女们应该平时常回家看看,同时鼓励老人参加一些有益健康的社会活动。最后我们还是呼吁老年人,有病一定要去医院接受正规治疗,别胡乱相信所谓的保健品,一旦发现受骗,要及时报警。
来源:湖北经视《经视说法》
记者:姜志敏、万泉、江雅丽
编辑:陈川 |主编:郝滢、李玲
编审:廖寿喜 |监制:李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