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选最让父母头疼的事情,不自觉一定能排前三。
放学回家不做作业,磨磨蹭蹭,任由父母一遍遍地催促;睡觉前不知道刷牙洗漱,反复提醒却总是充耳不闻;上课不专心听讲,而是偷偷讲话,怎么训斥都无用……
(相关资料图)
再看看“别人家的孩子”,虽然年龄相仿,却将自己的生活、学习安排得井井有条,父母们更是又气又急,不知道自己哪里做得不对。
其实,想要培养一个自觉的孩子,父母要做的不是催促、批评、训斥,而要注意孩子“三感”的培养。
01. 增加孩子的“关爱感”
所谓关爱感,顾名思义,就是让孩子感受到他人的关心和爱护。
艾瑞克•弗洛姆在《爱的艺术》中写道:无条件的爱是每个人最深的渴求。
著名的“恒猴实验”中,刚出生的猴子被放在有两个“妈妈”的笼子里——一个胸前挂着奶瓶的铁丝妈妈和一个什么都没有的布料妈妈。结果,幼候宁愿不喝奶,也要同布料妈妈待在一起。由此可见,温暖、柔软的爱对孩子有多么重要。
但是父母需要注意,“关爱感”中最关键的是“感”字,就是孩子要能够感受到来自父母的爱意。
太多父母为孩子做了很多,每天无微不至地照顾孩子,节衣缩食也要给孩子提供最好的一切,但是孩子却感受不到爱。
电视剧《小舍得》里面的田雨岚为了孩子能有出息,拼尽全力让儿子接受最好的教育,为此不惜四处奔波,低头求人。
但是在儿子子悠心中,妈妈“爱的根本不是我,而是考满分的我”。母亲的爱反而成了沉重的压力,子悠不仅童年没有欢乐,最后精神还出了问题。
所以,我们要让孩子感受到,不管他的成绩高低,不管他在学校表现好还是不好,不管他做了好事还是坏事,父母爱的永远是他这个人,而不是他做的事。
父母的爱,不是有条件的。
树木如果不能从土壤中汲取营养,势必枯萎凋落。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庭就是土壤,“关爱感”就是心理营养,唯有让孩子感受到满满的爱,才有不断成长,大胆前行的底气和动力。
02. 培养孩子的“能力感”
谈完“关爱感”,我们现在来看“能力感”。很多家长认为“能力感”就是让孩子有能力,因此花费很多时间、精力和金钱,逼着孩子提升各种能力。
其实,真正的“能力感”,是孩子在主观上是否认为自己有能力。即使一个孩子当下能力不够,但是阳光自信,凡事愿意尝试和挑战,失败也不气馁,那么这个孩子就拥有很强的“能力感”,会为自己的未来主动努力,无须他人监督。
心理学上有一个“皮格马利翁效应”,强调人们会不自觉地接受自己喜欢、依赖、信任和崇拜的人的影响和暗示。父母是孩子生命中最重要的人,父母对孩子的评价和态度对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
电影《叫我第一名》根据真实故事改编。主人公布莱德患有先天性妥瑞氏症,导致他无法控制地扭动脖子和发出奇怪的声音。因此,同学嘲笑欺负他,教师批评惩罚他,甚至父亲都对他失望透顶。
幸运的是,他的母亲始终坚信自己的儿子是个好孩子,也有足够的才华和能力实现梦想。正是因为母亲的鼓励和信任,他虽然遭遇无数的挫折和打击,却始终不气馁、不退缩,最终梦寐以求成为老师,还收获了甜蜜的爱情。
这就是“能力感”最大的意义,它能推动孩子主动接受挑战,在自主打怪中不断自我升级。
03. 给予孩子“自主感”
著名教育学家阿德勒认为:教育的目标是“自立”,只有孩子能够独立做出选择,能够独立判断自己的价值,他才能生出自发的动力。
网友小冰在网上讲述了自己的故事。从小她就被家里管得特别严,小到和谁交朋友,大到大学填什么志愿,毕业做什么工作,都要听父母安排。
虽然很多人羡慕她,因为她曾就读很好的大学,有一份好工作,也交到了一个不错的男朋友。但是她却莫名地低落抑郁,不知道自己究竟想要什么。虽然工作说不上哪不好,可就是想换,却不知道换什么。男朋友各方面都好,却觉得自己不爱他,但又不知道真爱是什么。
这就是典型的“空心病”,其根源就是在成长过程中“自主感”的缺失。从小到大,她内心的想法和需求得不到重视,长大后就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如果连人生目标都没有,又如何能有自觉前行的动力呢,势必在内耗中变得犹豫和茫然。
世间万千种爱,唯有父母之爱指向别离。父母若想培养一个独立自主、自发自觉的孩子,就要学会放手,给予孩子足够的“自主感”。
结语
树木若想长成苍天大树,关键在于根系要扎得深;房屋若想建成高楼大厦,地基必须牢固。同理,孩子如果想要有所成就,想要有一生闯荡的动力,其内在需求一定要充分满足。
“关爱感”给予孩子大胆前行的底气,“能力感”赋予他们拼搏的自信,而“自主感”则让他们拥有扬帆远航的目标。唯有给予孩子这三感,才能培养出自觉的孩子。
就像教育家爱德华•德西说的:“当一个人感到自己有能力完成某件事,并且做这件事的意愿是发自内心的,也有人支持的时候,他就会更愿意去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