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升水产苗种的种质?”在《院士开讲啦·科技创新在珞珈》栏目的互动环节,黄石富尔水产苗种有限责任公司经理李建兵向“鱼院士”桂建芳提问。作为鱼类遗传育种学家,桂建芳40年专注研究“一条鱼”,让味美价廉的鲫鱼跃上千家万户的餐桌。
视频里,桂建芳以“一条鱼的启示”为主题,介绍了自己从事科研工作40年来的3个重要转折,并帮企业和青年学子答疑解惑,贡献锦囊妙计。武汉珞珈山街道党工委书记刘丹则作为访谈主持人,为科创企业和人员搭建起了与院士对话的平台。
武昌区珞珈山街道党工委书记刘丹(中)。长江日报记者何晓刚 摄
(资料图片)
街道搭桥,院士为企业发展“献策支招”
2022年9月,珞珈山街道与武汉大学、中科院武汉分院合力打造《院士开讲啦·科技创新在珞珈》栏目。收集居民、学生、企业、创业者的想法,通过书记与院士面对面访谈的形式,吸纳更多群体进行互动,倾听院士的研究故事、人生经历,更好服务企业和人才。
珞珈山街道位于东湖之滨,总人口6万多人。其中,武汉大学师生占比超80%。辖区聚集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和“双一流”高校武汉大学两大国家一流领先科研院所、29个国家及省部级重点实验室、19个工程研究中心、2个国家级技术转移示范机构。
武汉的科教资源如此雄厚,如何做好服务,是街道一直在思考的问题。为此,街道召集年轻人成立创新专班,建立院士专家服务中心,了解科研方向等基本情况。
珞珈山街道也希望链接科技资源,服务好企业,为科技创新的生态发展做一点事情。比如,辖区科技型企业与人才通过“街道搭桥”的方式,能够有机会与院士深度对话,从中找到新的突破点和生长点;凭借院士给居民科普的形式,能够产生独特的示范引领效应,辐射带动更多人了解乃至参与到科技创新工作中去。
在这期间,街道充当“牵线搭桥”的角色,把大家聚集在一起。
院士进街道,家门口为居民科普
起初,大家的确有些担心,院士作为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他们有没有时间,会不会同意,能不能来,我们做不做得好?
许多人没有想到的是,整个项目的推进过程非常顺利。“院士本人与所在单位也一直努力为国家的经济、社会、人才发展做各项工作。现在,相当于把这项工作搬到家门口了,他们非常乐意,也非常投入,我很感动。”刘丹说。
目前,珞珈山街道已经分别邀请刘经南、桂建芳院士讲述北斗故事、解锁银鲫的基因密码。今后,还将尝试邀请其他院士参与进来,持续打响“科技创新在珞珈”品牌。
珞珈山街道也在社会治理方面创新,选拔出了一批有热心、有能力、有爱心的群众骨干,鼓励他们出力、出点子,共同探讨社区改造、惠民资金使用方向、治安防控、文明风尚倡导等内容,带动更多居民积极参与社区的发展共建。
近年来,街道积极推动科技企业协同创新、成果转化,初步形成以湖北省科技创业大厦、斗转科技园、嘉嘉悦科创园、珞珈创谷空间等为依托的产业发展阵地,建有“院士科普工作站”“全国科普教育基地”等,不断增强科创主体活力。
(长江日报记者杨冰钰 王晶 实习记者陆碧 刘雨彤)
【编辑:张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