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工信部、国家发改委、生态环境部联合印发《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明确了工业领域“十四五”、“十五五”低碳发展的具体目标和实现路径,以确保工业领域碳排放在2030年前顺利达峰。汽车行业系统性低碳转型是工业领域达峰行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方案》为汽车行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也提出了新任务、新要求。我国是全球第一大汽车生产国和消费市场,新能源汽车产业也进入规模化快速发展的新阶段。为有效发挥在实现“双碳”目标中的积极支撑作用和对中上游产业链的有力带动作用,应当切实做好汽车行业碳达峰工作。
一、汽车是推动工业碳减排的重要抓手
汽车产业是我国国民经济重要的支柱性产业。过去几年,汽车制造业产值在GDP中的占比、新车消费总额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的占比,以及汽车及相关产业的税收、就业均占全国的10%左右。数据显示,我国已连续13年保持全球新车产销量第一;自2015年起,新能源汽车产销量连续7年位居全球第一。2022年上半年,我国汽车产销量分别为1211.7万辆与1205.7万辆;出口量达121.8万辆,同比增长47.1%;新能源汽车销售约260万辆,同比增长120%,占新车销售比例的21.7%;汽车制造业营业收入4.09万亿元。
汽车制造业的增长为我国工业发展提供强大拉动力。汽车制造业是工业中的“皇冠”,代表一个国家的综合工业水平。汽车产品由分布在动力、底盘、车身、电器等主要系统中上万个不可拆解的独立零部件组装而成。据统计,我国规模以上整车制造企业不到200家,零部件制造企业超过1.4万家。汽车产业链长、辐射面广、带动性强,其增长可以拉动钢铁、能源、橡胶、有色金属、玻璃、化工、电子、纺织品等150多个关联行业发展。
汽车全生命周期碳排放是我国碳排放的重要来源。汽车全生命周期碳排放包括材料生产、整车生产、维修保养等车辆周期阶段和燃料生产、运输、使用等燃料周期阶段碳排放。根据中汽数据测算,2021年我国汽车行业全生命周期碳排放总量达到12亿吨,燃料生产和使用产生的碳排放约占77%。另据有关机构研究,2019年我国道路交通碳排放(燃料使用碳排放)近8亿吨,占我国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的8%左右、交通行业的85%以上。若同时考虑上游产业链产生的碳排放,汽车行业碳排放对我国碳排放总量的占比会更大。
绿色低碳成为汽车产品全球竞争的重要着力点。随着碳中和在全球不断推进,世界汽车大国对高碳产品设置障碍,以推动产业升级,抢占未来竞争高地。很多跨国车企也制定了碳中和战略与目标,推动构建绿色低碳循环的供应链和产销体系。近年来,我国汽车产业加快绿色低碳转型,但汽车碳管理体系尚未健全,且整车及动力电池等主要零部件碳排放强度仍然较高,与发达国家相比低碳竞争力相对薄弱,面临国际碳贸易壁垒风险。
二、汽车行业应根据《方案》要求落实工作
从工作原则来看,汽车行业应将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愿景贯穿产业链各方面和全过程,坚持把节约能源资源放在首位,统筹发展与安全,深入实施新能源汽车发展规划,优化发展环境、提升创新能力。按照总体目标的要求,汽车行业应成为绿色低碳转型的标杆,推动全产业链持续降低碳排放强度,率先打造高效、绿色、循环、低碳的制造体系。
1.应从五方面落实《方案》提出的重点任务。
基于《方案》提出的六大重点任务,笔者认为汽车行业应该从以下方面落实:
第一是调整产业结构,加快新能源汽车发展。研究表明,产业结构调整对“双碳”目标的贡献度超过50%,《方案》的首项重点任务就是产业结构调整。从汽车行业来看,产业结构调整就是要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为此,车企应加快新能源汽车产品的研发,在产品结构中增加新能源汽车占比。此外,还应发挥终端产品优势,带动产业链深度调整结构,如降低对钢铁、石化化工、有色金属等其中高耗能高排放项目或产品的采购,完善以环保、能耗、质量、安全、技术为主的采购体系。
第二是做好能源双控,提升能源效率。近年来,我国车辆使用环节的能耗在逐步降低,2021年乘用车平均燃料消耗量已降至5.1L/100km,且单车生命周期能耗逐年递减,但乘用车车队全生命周期能耗总量呈逐年递增趋势,其中材料生产阶段能耗占比逐年增大。为此,除了继续提升汽车使用能效,在乘用车基础上进一步开展商用车“双积分”管理,还应重视生产环节用能结构调整优化,控制化石能源消费,实施全环节电气化转型,开展能源监控与智慧化管理,并因时因地引进清洁能源。
第三是加大绿色制造规模,强化低碳属性。“十三五”期间,整车、零部件等产业链相关企业积极参与绿色制造工程,发挥了示范带头作用,但从整个汽车工业来看,比重仍然不高。按照《方案》要求,下一步将在绿色指导体系中强化低碳属性,为此车企应积极构建绿色制造体系,进一步提标改造,主动开展清洁生产审核和评价认证,打造绿色低碳工厂、“超级能效”和“零碳”工厂,编制绿色低碳年度发展报告。在供应链整合、创新低碳管理等关键领域发挥引领作用,将绿色低碳理念贯穿于产品设计、原料采购、生产、运输、储存、使用、回收处理的全过程,带动供应链企业参与绿色制造工程,发布核心供应商碳减排成效报告,推动汽车供应链全链条绿色低碳发展。
第四是落实生产者责任,积极开展资源综合利用。报废汽车是重要的城市“矿山”,我国每年用于汽车制造的金属、塑料、橡胶等材料超过4000万吨,做好汽车资源综合利用对缓解资源风险、实现资源节约与降碳协同发展意义重大。车企应贯彻落实《方案》,深入履行生产者责任,加强报废汽车、动力电池等零部件的回收利用,与资源综合利用企业合作探索废旧动力电池在储能、备电、充换电等领域的规模化梯次应用,开展关键零部件的再制造,提高资源再生利用水平,加大再生材料使用等,推动资源的高值化利用。
第五是增加绿色低碳技术储备,以数字化赋能低碳化。
在汽车行业推进低碳技术、工艺、装备创新突破和改造应用,以技术工艺革新、生产流程再造促进生产环节减碳去碳。同时强化低碳、零碳车用材料研发与推广应用,降低汽车产品全生命周期碳强度。随着产业的深度融合,数字化碳管理体系将是汽车行业“双碳”工作的重要支撑。笔者认为,需加快建立汽车产品全生命周期绿色低碳基础数据平台,强化汽车全生命周期碳排放核算与信息公开,为行业降碳减排提供数据支撑;建立汽车低碳技术资源库,帮助企业选择低碳技术、低碳材料、低碳工艺等。
2.发挥汽车全产业链带动优势,助力相关行业碳达峰。
从两个重大行动来看,笔者认为应充分发挥汽车终端产品全产业链带动优势,按照全生命周期管理要求,助力中上游重点行业开展碳达峰行动,同时发挥绿色低碳汽车产品在“双碳”工作中的支撑作用,助力全社会达峰。
第一是以汽车制造为抓手推动中上游产业链绿色低碳转型,助力重点行业达峰。尽快研究制定汽车绿色低碳发展路线图,聚焦重点工序,不断创新研发先进绿色制造技术,大幅降低生产能耗,实现智能化、绿色化升级。以整车企业为中心构建低碳产业链,逐步建立低碳采购制度,强化对各级供应商的碳管理要求,积极推动钢铁、石化化工、有色金属等行业开展达峰行动,有效促进纺织、电子等行业的低碳发展,提高低碳产品和技术应用比例,整体实现产品碳排放强度降低,碳排放量得到控制。
第二是强化绿色低碳汽车产品开发推广与供给,着力降低全生命周期碳排放。落实全生命周期管理要求,推行汽车产品绿色设计开发推广。大力发展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适度超前建设充换电基础设施,进一步提高公共领域新能源汽车比例,提升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到2030年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占比达到40%左右;对标国际领先水平,推动汽车节能减排,实现2030年新车碳排放强度下降目标。开展汽车产品全生命周期碳足迹核算,采取减污降碳协同举措,鼓励企业积极进入绿色低碳产品名单,获得绿色产品认证与标识,争创绿色设计示范企业,实现产品全生命周期各个阶段碳控排成效。
三、践行央企责任,全面支撑《方案》落地实施
作为汽车行业首家工业节能与绿色发展评价中心,中汽数据有限公司长期以来深耕汽车产品生命周期碳排放研究工作,致力于推动中国汽车产业绿色低碳转型,加快向碳中和迈进,也为应对气候变化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目前,我们已建立本土化的汽车生命周期碳排放研究体系,形成汽车碳排放核算方法学、数据库、模型、核算工具OBS,上线了中国工业碳排放信息系统(CICES),发起“中国汽车低碳行动计划”。为进一步贯彻落实《方案》,我们将继续做好如下工作:
1.强化标准技术研究支撑。推动建立完善的汽车行业碳排放管理标准体系,按照急用先行原则,深入开展汽车基础通用、计量监测、企业碳排放核算、产品碳足迹核算、碳核查、碳披露、评价限额等标准技术研究,通过统一规范的核算标准等,引导企业加强碳排放统计核算能力建设、碳减排规划制定与实施等,为行业碳排放管理工作奠定基础。
2.做好绿色制造解决方案供应商。进一步开展汽车行业绿色工厂、绿色供应链、绿色产品的低碳转型路径,通过发布汽车绿色发展指数(GDI)等引导企业实现生产模式绿色低碳转型。持续开展中国生态汽车认证工作,引导车企建立绿色低碳产品开发机制,加大绿色低碳的产品供给。
3.打造一站式数字化低碳解决方案。为推动数字赋能汽车行业绿色低碳转型,我们建立了中国工业碳排放信息系统(CICES),帮助汽车行业对供应链中的各个环节和各级产品的碳排放数据进行报送、管理和交互。为强化社会监督对汽车产品减排的作用,我们借鉴国外模式,正在搭建中国汽车碳排放信息公示平台(CEPP),组织开展汽车产品碳足迹信息公示,并推广使用碳足迹量化标识,以实现行业横向对比、企业纵向对标、社会全面监督。此外,还推进“工业互联网+绿色低碳”,开发产品碳足迹标准管理工具(PCFst)、低碳技术征集平台及碳减排决策支持工具(CRDst),助力企业碳减排。
4.引导绿色金融为低碳转型注入“活水”。为发挥绿色金融对汽车行业降碳减排的“活水”作用,我们将推动汽车产业与金融机构协同合作。一方面将支撑金融机构研究汽车行业绿色评级标准,帮助建立汽车行业绿色发展指导目录和项目库。另一方面,将助力金融资源精准对接企业融资需求,为汽车供应链企业提供多元化碳金融服务,如碳市场融资工具、碳市场交易工具等。
5.为全球绿色治理体系输送中国方案。我们将继续依托“世界汽车生命周期联合研究工作组(WALCA)”,联合国际机构开展汽车生命周期评价研究工作,促进评价方法的完善和实施,并围绕产业碳排放研究体系、低碳技术、标准规范等深入研究合作。同时,联合“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联盟,为“一带一路”国家汽车行业绿色低碳转型输送中国方案。(记者 冯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