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尔辟谣“造车”传闻:将推自有品牌汽车产品消息不属实

  • 发表于: 2022-08-12 11:29:33 来源:中国汽车报网

“造车”,似乎具有一种强烈的“魔力”,吸引着互联网巨头、科技公司、手机制造商等行业的众多企业,甚至连家电企业也来“跨界”了。

8月9日,海尔“造车”传闻出炉,称海尔将采取代工模式,推出自有品牌的汽车产品。“海尔不造车!传言海尔推出自有品牌汽车的报道不属实。”海尔相关业务负责人迅速辟谣称。

为汽车企业“织网”

海尔5G智能制造工厂如今,海尔早已经不仅仅是曾经的“冰洗”家电企业,而已经转型成为“物联网生态品牌”,并深度进入汽车供应链、生态链。

目前,海尔利用自己的智能化、数字化、物联网技术,积极参与汽车行业车联网、“家车互联”新生态构建,以及依托旗下的卡奥斯工业互联网平台,与相关汽车企业共建汽车工业互联网子平台,旨在赋能汽车产业链企业数字化转型。

2021年4月,海尔与奇瑞汽车签署协议,共建大规模产品定制化工业互联网平台“海行云”。今年7月30日,在奇瑞青岛智联超级工厂,依托“海行云”平台打造的奇瑞星途M38T量产概念车暨首台白车身下线。该款车白车身仅用17个月就实现下线,达到了奇瑞工厂建设史上的最快速度。

海尔卡奥斯参与研发的中国首台雪蜡车

“海行云平台融合了卡奥斯人工智能、柔性制造、数字孪生、磁悬浮等先进技术,为汽车企业带来多方面改变。”奇瑞青岛智联超级工厂工程师张文向《中国汽车报》记者介绍,首先是改变了汽车制造模式,助力车企构建了从智能推荐、定制下单到柔性组装、直连用户交付的全流程数字化制造,可助力车企加快打造“用户型企业”。其次是提高了汽车生产物料运输效率,海行云将磁悬浮技术应用于自动化物流仓储运输体系,不仅实现了物料运输速度提升500%的高效率,还可以在0.3秒内实现10微米的精准定位。再者是助力搭建供应商关系管理系统(SRM),通过对各级供应商原料、产能、库存的实时感知,为主机厂及供应商合理排产和应对缺料风险提供数据支撑,从而可以即使发现并及早解决供应链风险。

此前,2021年3月,海尔与上汽集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就智能制造转型、智能汽车研发与应用、车家互联、新能源和智能化车辆应用推广,以及汽车轻量化新技术新材料研发与应用、智能驾驶在智慧物流等场景的应用等方面达成深度合作,并联手打造具有差异化竞争力的智能驾驶科技公司。同时,在房车、智能家居等领域,实现联合研发、渠道共享、营地运营合作等方面深度融合,构建车家互联新生态。

2021年5月,海尔与吉利签约,双方在车联网与智慧家庭互联、营销渠道与营销创新模式、金融及物联网支付等方面实现合作。

海尔对汽车零部件行业的投资则更早。2017年11月,“汽车联网数字化和移动出行服务解决方案提供商”飞驰镁物公司完成5000万元A+轮融资,而领投者正是海尔资本。海尔资本董事总经理张淼表示,海尔将与汽车供应链企业一同为用户提供车联网解决方案。同年12月,海尔又投资了制造车载控制面板、智能中控等汽车零部件的企业彤明高科。此外,海尔还投资了汽车检测设备生产商赛赫智能、博泰车联网等企业。

“海尔不造车,却比造车有着更强的能力。”上海大学互联网与数字经济协同创新中心研究员张元江在接受《中国汽车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当今汽车向“新四化”进化时代,智能化、网联化、数字化能力才是引领行业发展的先导力,海尔为车企提供车联网与工业互联网相关服务是对其合适的选择,因为这也是高新技术密集、竞争对手较少而利润较高的领域。因此,海尔也没有必要去进入风险更大、利润更低的造车领域。

家电企业纷纷“跨界”

“跨界”的家电企业不只有海尔,近年来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家电企业纷纷涌入汽车圈。

与海尔总部同城的海信电器,2021年5月花费13.02亿元收购日本三电公司75%股权,跻身汽车零部件供应商之列。据了解,海信看重的是三电公司是汽车空调压缩机和汽车空调一级制造商的身份。今年7月初,海信三电美国公司获得了特斯拉5年的供应订单,为特斯拉在美国生产两款电动汽车的空调压缩机,其中每年订单价超过了1亿美元(约合人民币6.73亿元)。此前,海信也公开披露了其已经在汽车电子及车路协同、智能座舱、热管理等汽车零部件领域的布局。“海信定位很明确,就是服务主机厂,做智能汽车关键部件与方案一流的供应商。”海信汽车电子研究所副所长刘宏举表示。

而美的电器在汽车行业“试水”的时间则更早,如今转向汽车零部件领域。2003年,美的曾先后收购云南客车厂、云南航天神州汽车、湖南三湘客车集团,进军商用车领域。2008年在多重因素影响下,造车无疾而终。2018年,美的成立广东威灵汽车部件有限公司,之后又成立多家汽车零部件公司,包括在国内外设立研发机构。美的旗下威灵汽车零部件拥有三大产品线,即新能源汽车电机驱动系统、热管理系统、辅助自动驾驶系统。今年7月,位于安庆的美的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公司新基地(一期)已从基础施工步入钢结构吊装阶段。此外,美的还切入汽车芯片赛道,并官宣2024年量产汽车芯片,产品首先应用于新能源汽车。

格力电器则选择通过收购珠海银隆进入新能源汽车领域,如今已经将珠海银隆更名为格力钛,除了生产少量整车,还是国内少有的钛酸锂动力电池供应商。此外,格力电器旗下还有多家涉及汽车零部件的子公司,包括生产汽车空调系统、热管理系统以及电机等相关零部件。

此外,创维也是从家电进入汽车行业,创维此前通过收购南京金龙建立了开沃集团。并在2019年投资了天美汽车。随后,将天美汽车更名为创维汽车。在电动汽车研发方面,澳柯玛已成功自研了电动客货两用车、电动旅游观光车、电动巡逻车、电动小公交车、全封闭型电动公交车、电动送餐车等电动汽车产品。

“家电企业越来越多涌入汽车业特别是汽车零部件行业,这已经不是个案,已成为一种现象。”浙江大学数字经济应用研究中心研究员胡仲楷在接受《中国汽车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其中固然有多方面原因,但企业转型是其中重要的内在驱动力。

为何盯上供应链

近年来,汽车零部件正在成为一个众所瞩目的新产业增长点。数据显示,我国汽车零部件的销售收入已经从2016年3.46万亿元,增长至2021年的4.9万亿元,增长近42%。

“之所以家电企业纷纷将转型重点盯向汽车零部件行业,背后有多种原因。”张元江表示,一方面,家电行业的转型正变得越来越迫切,近些年,家电市场日渐饱和,家电行业整体面临下行压力,传统家电企业在行业整合、资源流向头部企业的同时,纷纷转型谋求新的发展空间。而智能汽车、新能源汽车的市场上行带来相关零部件的需求劲增,也为家电企业转型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市场。另一方面,头部家电行业在电子、芯片、数字化能力等方面有一定技术积累,如海尔等在智能化、数字化领域优势明显,在向汽车零部件领域转型中,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技术积淀优势,并与汽车行业的需求进行有效对接,从而可以找到合适且有利的位置。

“仅从经济效益看,汽车零部件行业特别是智能汽车、新能源汽车所涉及的智能化、网联化、电动化、数字化等领域的利润率,不仅整体优于传统的燃油车零部件的平均利润率,而且在一定程度上高于家电行业的平均利润率。”中信证券分析师路海波向记者分析,在多数家电企业已经进入“微利时代”,迫切需要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的情况下,转向汽车零部件领域不仅成本较小,也较为容易实现较高的效益。

“从国内外的情况看,这似乎已经成为一种趋势。”胡仲楷表示,包括韩国LG电子、日本松下近年来都已经在向新能源汽车零部件行业转型,其动力电池供应能力也迅速增强。“值得注意的是,在家电企业向汽车零部件的转型中,一定要扬长避短,找到最适合自己的细分领域,才更容易成功。”他认为。(记者 赵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