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田迎来“小蜜蜂”,准新农人赋能乡村

  • 发表于: 2023-08-12 09:56:02 来源:大洋网

“蜜蜂计划”这一全新模式,实现了青年人才与乡村建设的深度交互。


(资料图)

夏末初秋,万物皆盛。在广州广袤的乡间田野,又迎来一批充满活力的“小蜜蜂”。他们是拥有蜜蜂般勤劳勇敢品质的准“新农人”,随时可变身“古村落设计师”“乡村农文旅项目规划师”,乃至“乡村带货网红”……

这群青年有文化、懂技术、爱乡村,正是团市委、市农业农村局等单位联动多方资源培育的“乡村运营青年CEO”,读懂乡村、学会经营乡村是他们参与沉浸式培训的终极目标。

过去,不少大学生下乡实践类项目存在获得感不强、乡村运营类人才留不下的痛点难点问题。为精准破题,广州“蜜蜂计划”项目应运而生。经过为期一个月的“理论+实践”培训,一批又一批“新时代小蜜蜂”,将乘着“百千万工程”的东风,投身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为农业现代化插上科技的翅膀,装上青春的引擎,在乡村振兴大舞台上奋勇建功。

重塑乡村价值:把青年方案写到田野大地上

乡村振兴的重点是产业,乡村运营的应有之义,就是为乡村植入能持续造血的产业。对有志于投身乡村运营的人才来说,深入挖掘乡村文化、盘活闲置资源、联动村落产业、打造乡村特色产品,从而重塑乡村价值尤为重要。

“蜜蜂计划”这一全新模式,则是通过启发式、沉浸式培育,将知识、技术与乡村资源进行结合,实现青年人才与乡村建设的深度交互,从而激荡出绿美乡村建设的创新火花。

据了解,目前已有12名“蜜蜂计划”学员参训后扎根乡村创业就业,为乡村振兴一线注入新鲜血液。有基地为成绩优异的参训青年抛出“橄榄枝”,提供一线实习机会;还有青年选择回归乡村创业,让流转土地得到“新生”。

“整体而言,我觉得去年的‘蜜蜂计划’取得了非常积极的效果和超出预期的社会反响,体现出社会各界对乡村振兴、人才振兴的关切。”项目导师、广州乡村振兴控股集团总经理陈俊彤感慨道,一周专业培训+三周基地实习实践的模式,一定程度探索了学校教育之外,培育优秀青年人才、特别是在校大学生参与乡村振兴的新模式,尝试打造了乡村振兴人才供需双方深度交流互动、双向奔赴的平台。

深入热火朝天的高科技农业生产现场、实地探访红色研学基地、学员与村委干部一起探讨打造乡村文旅品牌……很多“蜜蜂计划”学员感慨,培训帮助他们丰富了在乡村运营领域的知识积累,明晰了自己扎根乡村、创新创业的职业规划。

“蜜蜂计划”一期学员、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大三学生郑梓东如今在广州乡村振兴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实习,自己同时运营了多个自媒体账号。未来,他计划聚焦茶文化、茶产业领域创业,以融媒体手段讲述新时代的乡村故事。“通过去年在莲花出水农科小镇的实践,了解到了农科产学研成果的转化流程,掌握了更多乡村运营的经验和技巧。这让我受益匪浅,也坚定了投身乡村振兴的决心。”

无人机农场、亲子家庭农场、荔枝管理……朱志敏是一名乡村创业学员,参训后,他进一步扩大了业务规模,还邀请学员一起参与到公司的运营和项目设计之中。

在该项目的启发下,有学生对与乡村振兴相关的社会实践项目产生兴趣,成立乡村运营实践教育基地,影响更多青年人关注乡野;有学生将目光投向乡村振兴研究领域进行论文写作;有学生着手帮助乡村企业升级管理模式,实现产量提升。一个个青年的创新方案“写到大地上”,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和活力。

目前,团市委已将参训青年纳入了乡村振兴人才库,将进一步开展跟踪培养,引导他们把自身深度参与乡村振兴实践一线的亲身经历转化为引导青年投身乡村振兴的绝佳素材,组建“学员宣讲团”,发挥他们的号召力、感染力、影响力,用实际行动感召更多年轻人“蜂拥而至”踏入乡村的广阔天地。

瞄准人才培育痛点:创新模式孵化复合型准新农人

乡村振兴,人才为基。现代农业对智能科技、管理营销、生态环境等方面人才的需求旺盛。

“采购了一批草莓种植新设备,发现会操作的人寥寥无几”“需要有更多懂直播的青年成为‘带货官’,帮助农户农产品走出去”……这是广州不少乡村实践基地反映的“刚需”问题。

去年以来,广州共青团开始探索培育乡村运营青年人才新模式,联合乡村振兴基金等相关机构发起“乡村运营青年CEO培育·蜜蜂计划”,旨在培养一批具备专业知识技能,能有效对接城市市场、具有蜜蜂般良好品质的乡村青年领袖,为广州继续在高质量发展方面发挥领头羊和火车头作用贡献青春力量。

通过为期1个月的沉浸式场景化实训,青年学员深度参与农村生产生活一线,深挖乡村运营痛点难点,并快速转化角色、融入乡村,完成“新农人”成长塑造,真正参与到乡村振兴建设成果落地和转化中。

自2022年启动以来,该计划依托广州新乡村示范带优质企业实践基地,通过理论培训与实践演练,从高校、社会各界累计招募和培育102名立志投身于乡村振兴建设运营的“新农人”,为广州市加快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有力人才保障与智力支持。

随着6月9日该计划第二期正式启动招募、7月15日正式开营,今年的“蜜蜂计划”聚焦“乡村运营、乡村治理、农业科技”三大人才培育方向,规模进一步扩大、资源进一步聚集,旨在系统培养目前乡村急需的复合型人才队伍。

一份田间地头的新时代青春答卷,正向我们缓缓展开。

全流程人才培育:学员安心扎根“自找苦吃”

让青年学员安心扎根田野一线,认真学习乡村运营知识,需要在解决青年返乡后顾之忧的同时,以实践促成长。

为此,蜜蜂计划聚焦启发式、沉浸式培育,以“共创”为核心,建立起成熟的“专业理论课程+乡村产业实训+方案设计+后续跟踪+优秀项目孵化支持”的全流程人才培育模式,针对性招募选拔高校在校大学生及部分涉农社会青年进行深度培养。邀请乡村振兴行业内的知名学者、专家、企业家及一线三农工作者作为导师,通过“1+3”模式(1周课程培训、3周实践实训)开展集中递进培养工作。

学员在导师的带领下,深入了解“三农”领域相关背景和形势,掌握乡村治理、乡村文旅运营、乡村产业投资、新媒体营销、电商直播、涉农文旅品牌等领域专业知识,运用课堂所学,在莲花出水农科小镇、麦田生态园等广州代表性农文旅三产融合的产业基地进行实训,最后通过项目路演PK展现学习成果。通过为期一个月的沉浸式实习,参训青年们可以从中找到与自身未来发展相契合的方向。

学员廖佳环是一名在梅州从事青橄榄运营的返乡青年。回乡后,她通过挖掘家乡“小橄榄,大产业”主题,基于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创新设计橄榄品牌思路。今年,该企业的“丰顺橄榄”被列为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

多位“三农”领域的专家认为,当前有许多在探索创业的大学生,缺少转化的平台和相关资源。通过政府、企业和学校等多方力量共同搭建起衔接的平台,链接城市和乡村资源,可以让有志于在乡村产业创新创业的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充分释放创意和力量。经过培育的学员,还可以作为一个传播者“传粉”,将相关资讯传播给更多的小伙伴。

2.0升级释放引力:“大使”引领共绘兴农蓝图

链接更多资源、投入更多精力、联动更多主体、召集更多伙伴……今年,“蜜蜂计划”迎来“2.0升级版”,加速乡村对青年的引力释放,助力打造乡村振兴“广州样本”。

“蜜蜂计划”二期共招募学员59名,其中包括43名高校学生,以及16名具有涉农工作经历的社会青年。他们以4-5人一组为单位分散至14个实践基地进行为期一个月的培训。

“蜜蜂计划”二期理论课程在保留去年总体思路的基础上,还增加了对乡村振兴领域青年就业创业现状与发展的解读,强化新媒体传播营销,增加全国典型村落发展案例解读等课程内容。今年该计划还邀请在乡村运营领域的先锋人物、专家导师、返乡创业代表等担任“蜜蜂大使”,为学员们答疑解惑。

“去年第一期‘小蜜蜂’们给了我们很多惊喜。他们规划了一版农科小镇的未来设计雏形,给小镇和他们的未来创造了更多的可能和链接的空间。”广州乡村振兴控股集团副总裁、莲花出水农科小镇CEO何青倩也向青年们发出了“召集令”。据了解,目前该基地正在做高附加值的特色农产品——黑米、黑猪的商业策划方案,正由第二期“小蜜蜂”参与优化。

团市委青年发展部负责人表示,“蜜蜂计划”将乘“百千万工程”的东风,持续发掘有意向返乡、入乡就业、创业的优秀青年人才和优秀项目,联动各级政府部门、乡村产业实践基地、爱心企业等力量,给予大学生实习、青年人就业或返乡创业项目孵化等多方面扶持,不断提升该计划的综合赋能效益。

文、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张姝泓、穗团宣

关键词: